中天大廈黨群服務中心書吧墻上貼滿了小紙條:“推薦大家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書里的40個研究成果與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我們逐漸了解自己的一份清單”,“一路向陽生長,在陽光的沐浴下,自由綻放”……或分享,或鼓勵,在一張張心形紙片上匯聚成一股暖流,在黨群服務中心內流淌著。
同心街道和興物業黨群服務中心小食堂每到中午總會接到老人們的點餐訂單,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轄區內有一些獨居老人,一個人做飯很麻煩,服務中心小食堂在做午飯時便會特意帶出老人那份兒,有時候他們會來食堂吃,有時候我們會送餐上門?!睂⒎铡百N”在心上也成為群眾對和興物業黨群服務中心的最貼切評價。
當黨組織內部有重大事項決議時,它是議事場所;當職工群眾需要健身娛樂時,它是活動場所;當職工群眾遇到困難時,它是給出合理答案的考場……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等方面的需求賦予它多功能的重任,也使它成為黨在基層服務的延伸觸角。
近年來,綠園區按照“以文體活動功能吸引人,以服務功能凝聚人,以政治功能教育人”的思路,不斷豐富功能設置,創新活動載體,健全區級主導、鎮街統籌、多級聯動的黨建陣地體系,用不同形式的紅色“戰斗堡壘 ”覆蓋全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
廣泛征求民意
功能設置“新”起來
綠園西新工業集中區8000平方米的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分為“一廳兩室六家”,設置公共服務區、培訓教育區、企業孵化區、企業推介區、文體活動區五大功能區,全天候向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群眾開放。
一實驗銀河小學的“黨員教師沙龍角”、吉林國盛弘醫堂的“愛心小屋”、坤山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聯絡室”、光大建設集團的“黨建長廊”......綠園區針對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通過下發征求意見表、調查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征求職工、黨員、企業出資人的意見建議,圍繞發揮黨建工作指導、助推服務發展、幫扶困難職工、開展文體活動等8類28項功能實施建設,不斷增強黨建陣地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目前,綠園區2個省級園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依托商業街路、商務樓宇建立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2個,新建物業、汽車、互聯網業等行業性黨群服務中心4個,在規模較大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打造黨群活動站15個,新建黨建示范點23個,實現園區、商務樓宇、專業市場、商業街路等重點領域,民辦學校、民營醫院、律師事務所等重點行業黨建陣地全覆蓋,形成“1+N”黨建工作指導服務體系。
“按照‘六有’標準,開展‘五送’活動,正在實施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工程,讓87個黨組織有了黨建陣地”。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兼區非公黨工委書記朱宏偉說道。
貼近職工需求
載體活動“火”起來
為了滿足職工群眾多樣化需求,綠園區開展“紅圃微+”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融合凝聚黨員和職工群眾,激發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活力。
打破傳統黨課在場地、人員、時間、內容等方面受限的束縛,“微黨課”“微黨日”“微課堂”系列活動,提升黨員綜合素質,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微助力”“微公益”“微心愿”系列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傳遞人人公益的服務理念;堅持以引領建設先進企業文化為目標,“微宣講”“微論壇”“微聚力”系列活動,營造文明和諧的企業內部環境,增強企業發展軟實力。
春城大街商業街路綜合黨委推出了“三團聯動”計劃:打造能力助推團,組織開展職業培訓,提升員工綜合能力;打造志愿服務團,參與文明交通值守、助老扶困等志愿服務活動;打造青年聯誼團,舉辦青年創業聯誼會、青年籃球友誼賽等公益活動,促進青年交流成長。吉林省君子蘭協會黨委建設網絡服務陣地,創辦了中國君子蘭大家網,開設黨建專欄、玩家交流、君子蘭商城等9個欄目,面向養蘭人、愛蘭人無償提供信息、技藝、交易等服務,開通君子蘭在線平臺,聘請資深養蘭人開展君子蘭知識在線講座11次。今年,綠園區各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各類活動335場次,參與群眾近萬人次。
綠園區各黨群服務中心內總是一片紅紅火火的熱鬧景象,大家紛紛表示,“職工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凝聚力更強了,干活也更有勁了?!?/p>
激發陣地效能
作用發揮“實”起來
為了更加高效利用陣地,綠園區出臺《綠園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指導服務中心建設和使用辦法》,突出場所管理和使用,建立“活動清單”“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切實加強黨建陣地作用發揮。
“我們公司年輕人多,平時都喜歡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動,但是缺乏場地,活動很難開展?,F在建成了黨群服務中心,我們經常來這里活動?!本G園經濟開發區一位企業黨支部書記介紹,黨群服務中心成立后,綠園經濟開發區綜合黨委針對企業和職工需求,推出“服務清單”和“活動菜單”,建立服務企業“綠色通道”,整合資源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黨建工作等方面實際問題30余個,為企業職工提供技術培訓、聯誼交流、就學就醫等服務百余次。
中天大廈綜合黨委則通過“清單式”管理、“按需式”配送,開展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服務達百余項,同時開展“項目式”服務,創新開展“融 創 匯”載體活動,通過開展創客大講堂、白領集訓營、創意創新大賽、白領愛心基金等系列活動,破解非公企業難以單獨開展活動的難題,實現黨的建設與企業發展共融、個人創業與企業創新共創、各方人才與智慧共匯。
黨建陣地的全覆蓋,活動載體的多種多樣為綠園區非公黨建工作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